//
今年,全市政法系统以争创平安湖北示范市为抓手,在全市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大幅提升。日前,市融媒体中心《政法主官话平安》平安松滋建设访谈栏目正式上线,聚焦我市政法各单位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特色亮点和生动实践。
本期推出市人民法院院长姚国卿访谈。
姚院长,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在平安建设中如何立足审判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松滋法院牢固树立平安建设工作理念,以巩固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为抓手,坚持把维护和保障民生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有效维护了我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22年以来,已受理各类案件4671件,结案4104件,结案率为87.86% 。
习总书记指出,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松滋法院是如何落实习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的?
截至目前,松滋法院民事案件新收1978件,同比下降6.57%,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两个考核指标长期稳居全省第一名。一是推进基层善治,在6个派出法庭的基础上,设立11个巡回审判点,开展以案说法29次、法治夜学6次;在城区街道开展反诈禁毒宣传活动,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法小松”“法小滋”普法形象代言人。二是充分运用“法院+社区”联动调解机制,妥善化解邻里纠纷,并与市总工会建立诉前调解协同办公平台,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调处劳动争议纠纷52件,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187.58万元。创新“法院+住建”调解机制,诉前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72件。开展“法院进银行”活动,加大简易案件分流力度,金融借款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54.54%。三是协同专业资源,化纠纷于诉前。在刘家场工业园建设过程中,针对工业园建设初期的拆迁矛盾,法院主动实地走访,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化解1395亩征地、80栋房屋拆迁、65座坟墓迁移的矛盾。
法院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是如何修复双方关系,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松滋法院一是加快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二是在家事纠纷、邻里纠纷中加大调解力度,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实质上化解纠纷。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那么市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松滋法院出台了十条稳企纾困措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一是坚持“三优先”原则,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二是改革执行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执行体制机制,推动执行行为规范高效。三是建立因案施策制度,建立领导包案、专人办案、一案一策制度。四是切实提高执行效率,推行涉企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更快捷地兑现胜诉企业权益。五是强化善意执行理念,审慎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六是深化推进“执转破”工作,做好执行和破产的衔接工作,切实发挥“执转破”机制功效。七是开展专项执行行动,集中化解一批案件。八是深入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积极破解被执行企业拖欠税款处理难问题。九是提升“拒执”案件办理效率,联合打击拒执犯罪,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十是切实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展现破解涉企案件执行难、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心和成效。目前,松滋法院正在开展涉企案件执行难专项治理活动,共结案1271件,执行到位金额 1.47亿元。
现在松滋法院正在进行“胜诉即退费”改革,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
在立案阶段,主动告知当事人“胜诉退费”规定,并引导当事人填写《“胜诉退费”银行账号确认书》,将“胜诉退费”银行账号作为立案必填项。案件结束后,无需当事人申请,承办法官在裁判文书生效后,一个工作日内将应退的诉讼费退还到当事人银行账户。截至10月31日,共退费675笔,376.3万元。
//
护一方法治,守一方平安。未来,松滋法院将持续在提升司法服务保障能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发力,用辉煌的战果、优异的成绩,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诉求,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记者:陈赵明 编辑:王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