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通讯员 刘旭)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人才。村干部是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在基层组织工作中,他们既是指挥者又是战斗者,既是领导者又是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承载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希望,是乡村振兴的领头人,是建强农村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然而村干部普遍年龄大、学历低、接收新鲜事物慢是八宝镇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如何将人才吸引回来,并留得住,让其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自身作用,打造出一支知识水平高、基层工作能力强、干事创业劲头足的干部队伍,是乡镇一直在探究摸索的重要人才工作。

在回得来上下功夫。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乡镇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紧抓源头开发,依据镇、村发展需求,统筹优化建立科学完善的引入机制,探索建立“带”“育”“管”“用”一体化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人才向基层倾斜、到一线发展,引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金凤凰”。同时拓宽选拔渠道、加大选拔宣传力度,通过个人自荐、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一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素质过硬的年轻人到村挂职,充沛村(居)后备力量,加快实现村干部队伍中老中青结合,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组织后继有人、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

在用得好上谋发展。没有现成的好干部,培养一个好的干部,需要干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组织的不断锻炼。要育好这样一支政治素养高、沟通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干部队伍,就要进一步压紧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坚持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到镇级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中来,同时做好村干部轮岗挂职训练,安排新任及能力亟需提高的村干部到镇跟班学习,参与了解镇级日常工作,增强村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精神,提升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

在留得住上做文章。此处心安,方是故乡。要坚持优化关怀、管理机制,用坚固的后勤保障和完善的激励制度,让村干部真正留下来。优化改进村干部使用管理机制体制,抛弃唯学历、唯职位等不科学的方法制度,改进优化村干部评判体系指标,让更多的人看到盼头、拥有奔头,担当更多的任务、承担更大的责任、拥有更大的平台,在关键岗位、急难险重任务上锻炼成长、快速进步,构建全方位的人才使用机制,让村干部在乡土田野中书写出自己的奋进篇章。(编辑:王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