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说”“做”“写”中守好为民初心

(通讯员 李尧)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好日子不会轻轻松松实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听”“说”“做”“写”中突破一道道关口难题。

“听”懂民声所愿。“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和群众交流时要做到“真情实意”,做到“推心置腹”,有诚意、有温度,让群众打开“话匣子”。面对群众的疑问要有问必答,要把群众提到的“琐碎”记在心上,将群众的“心结”解开,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从群众的实际需要着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群众感受到真切的关怀和变化,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说”通方针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让党的思想和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要紧跟前沿理论学,要结合政策原文、系统解读,及时跟进整理学习相关资源,做到第一时间学习领悟、第一时间融会贯通。要深刻全面细致学,静下心来、俯下身子逐字研读报告精神,对其中不了解、不掌握的字词说法,怀工匠之心去查原文、读原著,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落实权威说法,直到学懂弄通为止。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让党的思想和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要结合当地实际,把复杂的政策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村民们喜欢听、能听懂、听得进。

“做”好为民实事。为民办实事既要“真”也要“实”,既要真材实料,也要真情实意,还要真抓实干。要俯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和群众产生共情,将人民满意作为奋斗的标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是探囊取物,不会手到擒来,要多一分实干,拿出“逆水行舟”的勇气,敢接“烫手的山芋”,决不能往后退、向两边躲,要敢啃“硬骨头”,下“绣花功夫”,做到不怕难、难不怕,知难而更迎难而上,紧盯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瞄准“靶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写”实群众文章。提笔能写,下地能干,是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撰稿要力求生动写实,应当投群众所好,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写出来,把做的增进民生福祉的实事说出来。要抓住撰稿机会磨炼笔力,全面复盘自身工作中的得与失,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准确描述工作中的成果,拒绝夸大,拒绝含糊其辞,直面存在的问题或短板,确保撰稿走深走心走实。同时,要坚持问计于民,让群众提问题、提想法,敢于听群众批评的声音,练就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笔杆子”。(编辑:王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