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第17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世界狂犬病日主题:同一健康,共建共享,消除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人一旦发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狂犬病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要强调的是,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
狂犬病是怎么感染的?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最主要的为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某些啮齿类动物和翼手类动物。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人,或舔了人的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的传播。但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机体。此外,国际上也有经角膜、肾脏、肝脏等器官的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报道。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人从被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病毒到发病的时间被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伤口的严重程度及其距头面部的远近、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等。总的来说,和其它很多传染病相比,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长可达数月,但也可短为数天。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
文明养犬是防控源头
目前我国约有8千万至1亿只犬,存在着散养、不登记、不免疫、随意遗弃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极易发生动物间传播及动物致伤情况。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国内95%的狂犬病由病犬引起。抓伤、咬伤,甚至仅仅只是黏膜接触、舔舐,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一个地区达到70%以上的犬只免疫覆盖率,即可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止狂犬病病毒扩散和传播。
2021年中国民法典颁布及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饲养犬只应定期给犬接种狂犬病疫苗,向当地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时应佩戴犬牌并系犬绳等,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饲养的犬只给他人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责任。
被动物伤后,应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得狂犬病?
1.与动物仅有普通的接触或喂养动物,以及被舔的皮肤部位完好时都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然而一旦有下列情况发生,人们应该立刻就医。
2.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时,属于II度暴露,则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3.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时、或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III度暴露,则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
(来源:松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邓翠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