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肝炎,预防肝炎,控制肝炎!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7月25日上午,市疾控中心联合乐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水桥村委会设立宣传点,以悬挂横幅、设置知识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医生义诊、现场开展体检等形式开展了“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

乐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为群众进行健康体检,检测机构为群众进行免费丙肝筛查,疾控中心现场开展肝炎防控咨询,6名志愿者现场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和折页。此次活动共计体检8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单、健康手册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0余人次。本次活动提高了人群对肝炎防治的认识,鼓励接种甲肝、乙肝、戊肝疫苗,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做到肝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使全社会关注肝炎,正确预防肝炎,规范治疗肝炎,减轻肝炎的危害,利于人群健康。

一、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肝炎分为两大类,即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酒精性、代谢性、药物性肝炎等)。

二、肝炎的种类

1.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5种类型。在我国,乙型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又常因病情迁延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丁肝病毒常与乙肝病毒相伴感染。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

2.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指长期大量喝酒引发的肝炎疾病。在肝炎的种类中,酒精肝仅次于乙肝的危害。酒精摄入量过多,易使肝脏的负担过重,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引发炎症。酒精肝的发病率高,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过多的病变,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影响着全球至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群。

4.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多发于女性身上,严重的可快速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5.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肝脏极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药物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等,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三、导致肝炎常见的因素有哪些?

当多种致病因素使肝细胞受到损伤,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并发生肝脏功能指标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发肝炎最常见的病因,细菌、寄生虫感染、先天代谢异常、全身系统疾病累及肝脏时,也可以导致肝炎的发生。

四、肝炎常见临床症状

肝炎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蜘蛛痣、肝掌、皮肤或巩膜黄染、食欲减退的消化道症状等表现;有些患者可慢性化,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病毒性肝炎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五、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1.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防止“病从口入”。

2. 乙肝、丙肝与丁肝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六、怎样预防肝炎?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儿童和成人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相应的肝炎。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多个性伴者或吸毒者等需自费接种乙肝疫苗;5年后抗体不足者,需加强接种。国家为18月龄儿童免费接种甲肝疫苗;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可以自费接种甲肝疫苗。我国已有戊肝疫苗,需自费接种。具体可到疾控中心或卫生院咨询。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感染肝炎。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而感染甲肝、戊肝;不吸毒、纹身,不共用针具、剃须刀,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可预防乙肝、丙肝传染。

3.做到“五早”。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当身体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等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还会出现一过性发热、畏寒、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果有此类症状,提示肝脏已经受到了损伤,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一旦确诊为病毒型肝炎,需要及时报告,做好隔离,乙肝及丙肝患者还需要按照医嘱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及病情评估,一旦出现乙肝发作需要尽快接受治疗。

4.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内所含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对肝脏的造成损害。

5.健康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定时限量,多吃粗粮豆类。每天补充优质蛋白质,足量的蔬菜、水果,坚持低糖、低脂饮食。烹调时清淡少油,远离油炸食物。不能吃发霉的、糊了的食物。这类食物含有黄曲霉素,吃了容易引发肝癌。

6.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成人每周至少应保持六天,每天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

7.少熬夜。长期过劳熬夜,肝脏的昼夜工作模式就会被打破,肝脏超负荷运转,这样会加重肝功能的损伤,要减少或者尽量不熬夜,才能使肝的排毒功能有效运作,促进肝功能恢复。

8.安全合理用药。盲目服用保健品、不良反应未知的中药或者已知对肝脏损害大的西药,可能会直接损伤肝脏,严重者引起急性肝衰竭。平时用药需按照医嘱,防止乱用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