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食要三减,减掉不良生活方式;体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9月的第二周为“915”减盐周,倡导“就要5克盐”的减盐理念。
一、过量摄入盐的危害
(1)升高血压:摄入大量盐分后,血中钠离子浓度增大,身体此时向大脑发送信号——“您该喝水啦!”咕咚咕咚几杯水下肚后,大量的水进入血液来稀释钠离子浓度,从而导致血容量增大,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长此以往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并造成收缩压和舒张压异常,最终引发高血压。
(2)损伤肾功能:盐的主要成分——钠会从肾脏排出,吃盐太多会加大肾脏的负担。
(3)损伤胃健康:吃太多盐会降低胃部黏液的黏度,导致黏液对胃壁的保护作用减弱。当胃的保护层作用被削弱,进入胃里的食物中有害物质将会直接作用于胃壁,致使胃病的发生,甚至诱发胃癌。
(4)影响钙吸收:盐分摄入过多时,身体会努力排钠,而在排泄钠离子的时候增加钙的排出量,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医生常说“少吃盐等于多补钙”。
二、如何做到减盐饮食
减盐有三原则:少吃盐、少吃高盐食品、减少食用量。平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多选择新鲜食材而非腌菜、咸肉、泡菜等含盐量高的易储存食材;选择更加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提前腌制肉类、酱焖、卤菜等烹饪方式,更多地通过蒸、煮、快炒等方式保留菜品的原汁原味。
(2)使用减盐工具。使用定量盐勺,定量盐勺一般分为2克盐勺和5克盐勺,一平勺分别是2克盐或5克盐。成年人平均一餐不宜多过2克盐。
(3)学会看食品营养成分表。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非常重要。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Na)就表示含盐量的高低。购买食品时应尽量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食品。
(4)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食物里,有很多“藏起来”的盐。日常注意避开这类食品,多吃新鲜的蔬果、肉类、鱼类、蛋类等。
(5)减少外出用餐次数。调查发现,外出用餐时,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点外卖也容易造成盐超标,建议少吃。在外就餐时,可以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6)做饭时晚放盐。除了腌制肉类时需要提前先放一点盐,其他情况下只需出锅前加盐就行。此时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舌头上同样可以感觉到咸味。
(7)用其他调味代替咸味。比如多用醋、番茄、柠檬汁等酸味代替,或用辣椒、葱、姜、蒜等天然、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做调味。
(8)每周吃顿无盐餐。有研究发现,定期吃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晚餐,有助控制钠的摄入量。一般人群建议每周吃1~2次无盐餐,经常在外就餐、口味较重的人可每周吃2~3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