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抬升发展标杆,服务支点建设,松滋“锚定千亿新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县”,正聚焦聚力、加速奔跑。
打好整体提升战,培育发展“小老虎”,勇当排头兵,奋进正当时。
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锚定千亿新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系列访谈活动,展示各地贯彻落实上级战略部署的蓝图路径、创新举措、突破进展,推动找准发力点、提升贡献度,以一域小精彩汇聚全域大精彩。
刘家场镇是全国卫生乡镇、全国重点镇、湖北省重点中心镇、湖北省重点口子镇、荆州市工业重镇、松滋市经济文化副中心、转型展示区,是革命老区“江南抗大”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旧址所在地和独臂上将贺炳炎的故乡。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9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总人口6.5万人。
近年来,刘家场镇以蓬勃之姿,傲立镇域经济发展潮头。2024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9.73亿元,工业税收6411万元。镇域经济排名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其中工业产值、工业税收、工业进规三项指标排位乡镇第一。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的征途,刘家场镇如何乘势而上,在松滋全力投身支点建设,向着“锚定千亿新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县”征程中展现应有的担当与作为?松滋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刘家场镇党委书记伍登。
锚定目标启新程
三招发力促增长
▲刘家场镇党委书记伍登(右)
问:刘家场镇作为曾经的全国千强镇,站在服务支点建设,“锚定千亿新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县”的新目标上将如何定位发展,全力奔跑?
答:刘家场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扛牢镇域经济发展的政治责任,全面融入松滋发展大局。未来五年,刘家场镇将一门心思抓发展,锚定“湖北省百强镇”和“全国千强镇”这两大目标,主攻产业、决战工业,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主动在镇域经济发展中打头阵,“六大行动”中当先锋,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规模企业、营商环境、争资争项等工作的整体提升。
一是烧旺招商引资“这把火”。聚焦钙产业绿色升级,围绕碳酸钙产业链,以创新、多元方式招商;盘活闲置资产与“僵尸企业”;依托贺炳炎将军故里、三线建设旧址等红色资源,以及绿茶、牡丹、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招商;紧扣抽水蓄能项目,配套招引点燃夜市经济。
二是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为经济发展首要支撑。结合镇情,围绕绿色发展、管网改造等谋划争资项目;借助特色产业规划,壮大高山绿茶、十里画廊等产业,推动农旅融合;跟进碳酸钙精细加工项目,对接建材头部企业,推进工业园项目进驻“破冰”。
三是当好营商环境“店小二”。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为指引,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借“双优化”等活动了解并解决企业难题,开展助企纾困,培育“四上”企业;强化“小松帮办”,落实惠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强链补链“钙产业”
创新驱动促转型
问:我市“新春第一会”提出要聚力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层级突破,切实增强主导产业支撑力。作为“钙”产业的主战场,刘家场镇将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钙”产业?
答:刘家场镇现有21家规上工业企业,均以“钙”为链。未来,我们将依托碳酸钙资源与现有矿山企业基础,瞄准科技与附加值高的新型建材领域精准招商,推动产业朝超细重质、轻质、纳米级碳酸钙的规模化、精细化迈进。
稳企业,保“钙”不流失。保障葛洲坝水泥等8家生产企业平稳运营,协助长投等6家在建矿山企业“双征”及配套项目建设。依法化解涉企矛盾,积极谋划G351国道改线前期工作,治理桃树片生态环境,兼顾经济与生态。
优环境,促“钙”内循环。对接相关部门,为矿山企业争取土地、林地指标,保障水电气路供应,助力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十问十帮”走访,化解涉企矛盾,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促创新,使“钙”能倍增。引导企业协同合作、校企合作,支持更多企业向省内高校借智借力,向创新赋能转型。支持新能源储能换电站建设,推动物流车辆“油换电”,推进矿产品综合运输廊道项目。
农业文旅双驱动
打造特色新样板
问:作为传统工业镇,刘家场镇在农业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
答:我们将围绕品牌化、片带化、特色化“三化”建设为重点:
一是品牌强农。构建“七个一”特色农产品“大礼包”,包括百龙泉矿泉水、牡丹籽油、高山云雾茶、喜洋洋预制菜、生态腊肉、土蜂蜜、黄豆酥等深加工产品。通过“乐乡大集”展销、特产直营店和电商直播带货,畅通“山货出山”渠道。
二是产业兴农。打造以鄢家岗为中心的松滋鸡养殖带、柳林冲高山茶种植带、仙楼香油牡丹观光带、沙溪坪油菜轮作示范带、油榨口芦苇种植带、庆贺寺美丽乡村观光带,形成连片发展格局。
三是文旅助农。活化利用三线建设遗址、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通过工业遗产展陈、红色故事宣讲、生态研学体验等方式,构建“工业记忆+红色教育+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农旅融合新模式。
“干”字当头启新篇
竞进争先立潮头
问:服务支点建设,围绕省委提出的“作风建设年”行动,刘家场镇如何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
答:我们坚持“干”字当头,凝聚全镇干部职工的力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一是思想同心。通过深化“三上治学”理念,创新双月述职制度,构建“学用贯通”能力提升体系。
二是行动同频。对标“走在前列”定位,树立“干则一流”标准,推动工业重镇建设提质增效。
三是作风同律。严守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廉洁自律三大底线,以“逢一必争、逢冠必夺、逢旗必扛”的昂扬斗志和坚定决心扎实筑牢发展根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民生福祉,聚力打造新时代山镇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记者:周明强 杨亚兵 朱万嫣 编辑:王可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