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东北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使之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对于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把革命先辈用生命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谱写好东北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东北抗联精神,凝聚东北振兴发展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阶层爱国人士,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励下奋然而起,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东北抗联团结和组织广大抗日民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大量牵制和歼灭敌人,体现了为拯救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高度自觉和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救国情怀。东北抗联的将士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勇于牺牲,无私奉献,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民族英雄,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用鲜血和生命维护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充分彰显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凝聚向心力,继续展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东北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奋斗、勇往直前,为实现东北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以理想信念为基石的东北抗联精神,牢筑东北振兴发展的信仰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回顾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历程,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必胜信念,才支撑着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14年的重要精神支柱。杨靖宇将军曾经说过:“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的战士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能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正是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持下,东北抗日联军才能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英雄队伍,才能在抗日斗争中不畏强暴,奋勇杀敌,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战到底。以理想信念为基石的东北抗联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是引领当代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是鼓舞东北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奋发作为、砥砺前行,推动东北振兴发展。
弘扬以艰苦奋斗为特征的东北抗联精神,攻克东北振兴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
艰苦奋斗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特征,是东北抗日联军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从1931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东北抗联进行斗争的艰难程度可谓史无前例。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军疯狂进攻和严密封锁下,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弹药紧缺、长期断粮,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极为艰难。同时,东北抗日联军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面对生死考验,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们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险阻,谱写了民族解放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永远激励着东北人民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当前,东北振兴发展既面临历史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正处于振兴发展的攻坚期。在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上,会有很多艰巨繁重的任务,要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为特征的东北抗联精神,推进东北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弘扬以心系人民为灵魂的东北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价值归宿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东北抗联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的集中体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残暴统治,东北人民生活在沉痛的苦难中。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质。铭记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心系人民,始终不渝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落到实处,让人民共享东北振兴发展的成果。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中,自觉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实现振兴发展的价值归宿。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