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党史】《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中国邮政第一次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呈现了四位贡献卓著的现代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训、华罗庚。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之李四光

李四光在少年时代就立下“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15岁时东渡日本,学习造船专业,立志要造出“第一流兵舰”,扬我国威。后因国内制造业条件有限,他又转赴英国,最终选择地质专业方向进行深造学习。几经辗转回国后,李四光心系祖国建设事业,积极开拓应用研究,组织大规模地质矿产普查,实施重要矿种会战,有力支撑了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

李四光立足实际、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科学救国”之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克难攻坚的创新精神、诲人不倦的仁者风范、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不断前行。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之竺可桢

竺可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气象学博士,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广设测候所,收回天气预报“主权”。回国后的竺可桢为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成为近代中国“问天”第一人。

竺可桢用一生诠释“求是”精神,在历次演讲中反复强调,“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竺可桢把自己比喻成“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一生潜心科研,笔耕不辍,一言一行皆彰显了严谨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高风亮节的名士风骨。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之吴有训

邮票画面中的吴有训,不怒自威,正气凛然的背后,支撑他的是对报效祖国的一腔热情,对学术独立的强烈追求,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赤诚热爱。吴有训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投身祖国建设。他践行“精细与有恒”,28岁便做出七种物质的X射线散射曲线,证明康普顿效应的客观存在,用天赋和勤劳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吴有训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革命年代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任教,全力以赴、无怨无悔地坚持着“科学报国”的实践。他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之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一个贫寒家庭,辍学后靠着对数学的热爱自学成才,逐步成长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巨匠。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要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胸怀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凝聚为民服务的奋斗力量、增强推动事业的能力本领,让“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