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梦格 邹逸凡)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我市联合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东宝区,在市图书馆举办“书香荆楚,文化松滋”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当枝松宜东晒书大会”活动,以书为媒、以文化为桥,推动本土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为“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当日,“汲古润今,共享文脉”当枝松宜东方志联展首站在我市揭幕,集中展现了五地32本珍贵方志文献,包括清康熙《松滋县志》、清康熙《枝江县志》、清乾隆《当阳县志》、清同治《宜都县志》等。“松滋市图书馆对于古籍的收藏和保护做得非常好,很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促进各地文化深度融合。”来自枝江市图书馆的许秋晨说。
该联展将在五地图书馆巡回展出1个月,让地方志从“典籍”变成“活教材”,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纽带。
在“荆楚余韵,经典不朽”当枝松宜东晒书大会现场,当枝松宜东五地图书馆员化身“文化使者”,通过PPT展演让古籍“开口说话”。当阳《季士林美术馆》书法作品尽显艺术传承之美,枝江同治版《枝江县志》泛黄书页诉说百年沧桑,宜都《水经注疏》解码华夏文明的治水智慧,松滋民国版《松滋县志》揭秘本土文化根脉。松滋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刘佳现场动情地说:“民国版《松滋县志》清稿本历经90余年辗转、破损不堪。目前存有五本,我们也期待这部承载着先人智慧的典籍能激发更多的当代书写,这才是对这部民国县志最好的传承。”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今年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向全省人民推荐的4本好书,省图书馆古籍文献部主任刘水清应邀开展《古籍与古籍保护》讲座,系统解读了古籍的文化内涵、存续现状及保护传承路径。
近年来,我市以“书香荆楚·文化松滋”为主线,深耕全民阅读沃土。以“激活经典、融入当下、直面大众”为方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与传承,充分运用“文学+艺术+文化”的模式,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身边落地开花。2024年,松滋市图书馆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予“中华经典传习所”。
“以文化人,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兴业,助力城乡发展;以文铸魂,打造文化品牌。”我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艳出席活动并倡议,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当枝松宜东”联盟为依托、以书籍为媒介,不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为“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松滋“锚定千亿新目标、冲刺全国百强县”,共同书写“文化先行、区域共赢”的精彩篇章。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德军,市政协副主席李松,市政府党组成员李亮参加活动。(编辑:王可)
请输入验证码